首页 /

西迁纪念日:老校友与学子谈西迁情怀、感恩与奉献

2017-09-13 11:00:20

-

摘要

       金秋九月,桂花飘香,对于年轻的学子而言,有着多重意味,开启新的学年,感恩授业恩师,这是一个象征着希望、包含着感恩的美丽季节。对于所有交大学子而言,九月,因为61年前的一个特别的开学典礼有了新的含义。1956年9月10日,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后的第一个开学典礼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从此扎根西部,为改变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落后的局面,为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为缅怀西迁壮举,致敬交大前辈舍小家为大家,想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学校党委将9月10日,设立为西迁纪念日,向西迁先贤致敬,在广大年轻学子中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

       2017年9月10日,是西安交通大学首个西迁纪念日,西安交通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学校离退休党委(处)、校友部、研工部、学工部、团委联合举办了“老校友回母校”报告交流活动。请到两位见证了交大西迁与艰苦创业奋斗历程的老学长——1955级热能专业校友孙永林、1956级发电专业校友郭业勋,与在校学子分享他们西迁路上的治学做人、干事创业的经历与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出席活动,离退休党委书记兼处长申丹主持活动。

       郑庆华副校长致辞指出,青年教师和年轻学子要在西迁前辈的经历中,深刻认识西迁精神最重要的精神内核——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这个价值取向始终是西安交通大学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青年教师、年轻学子前进的动力源泉,将为西安交大今后的发展,特别是创新港及广大师生在创新港的平台上进一步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孙永林、郭业勋两位校友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们“感恩”与“奉献”的人生故事。 

       感恩让自己有机会上大学,感恩陕西省和陕西人民对交大的照顾。当时,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都比较困难,陕西人民用“没有让交大人吃一顿粗粮”这样淳朴的方式表示了对交大师生的欢迎和爱护,校园里种的树、吃的米都特意从南方运送过来。郭业勋校友回忆道,当时他与同学自发上街帮助环卫工人倒粪桶,到火车站义务劳动,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感谢陕西人民的关怀和照顾。

       感恩学校的培养,孙永林校友谈到了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传统。交大学生因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和丰富的生产实践,获得了这样的评价:“你们交大出来的学生,没有不会干的”。毕业快60年了,郭业勋校友提及老师钟兆琳先生仍满怀敬重,钟先生对教学的认真和严谨至今仍影响着自己,“钟老师备课的东西,真是像铅印出来的,非常工整、认真”,“一节大课可以讲几十页,对于重点,像原理、公式的推导讲解得非常透彻,所以,也要求大家上课之前必须认真预习。”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学校的严格要求、老一辈言传身教的这些优良品质,也化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奋进动力。

       也是因为感恩,奉献成为了他们的人生底色。两位校友专注于一线技术生产,一生奋斗在祖国电力事业建设的战场上,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崇高精神是他们人生的写照。孙永林校友现已年届82岁高龄,以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企业的发展奉献余热。郭永林校友3/4的时间扑在一线,参与了工作期间云南省所有新建电厂、送变电工程的建设,他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我的这一生也就是为了千千万万的人民能有充沛的电力,用上放心的电力,做了那么一点工作,只做了这么一件事。能够为做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

       两位校友的报告获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是对两位校友的致敬,更是对老一辈交大人弘扬伟大西迁精神,坚守岗位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操的致敬。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杨美玲表示,两位老学长朴素的故事和话语里,蕴含了不朴素的道理,他们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是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和传承的。宗濂书院大四学生韩拓表示:“老学长扎在基层搞技术、搞生产,一做就是几十年,这种精神让我深受启发。我们现在拥有好的平台,应该更有耐心、更静下心来做学问、做研究,为交大更好的发展尽一点力。” 护理系研究生米晓芬说到:“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我们要学习两位前辈在艰难条件下,坚持不断学习、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专业学习,更好地服务社会。”

 

预约咨询

免费课程试听

每月仅5席

与在读学员零距离交流。

真切感受课堂氛围,名师风采。

申请专享MBA、MFM、MEI试听课。

为保证小班教学质量,体验席仅设5席,火速预约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