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头版头条:西安交大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
2016-12-28 19:03:04
-
摘要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迈出人才培养体系综合改革的重要一步:正式成立本科生院、钱学森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这3个学院的成立,旨在贯通本科生招生培养全过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的核心竞争力。
“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缺乏挑战权威的勇气、‘单声道’的课堂教学方式,都是当今大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西安交大副校长郑庆华认为,“应试教育”导向明显、课程体系过于僵化、“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评价体系,以及教书育人被割裂、管理碎片化,无一不对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记者了解到,新成立的本科生院,将作为西安交大本科教育教学的核心机构,通过对本科生培养管理和服务机构的“重组优化”,彻底打通行政系统和学生工作系统,同时建立健全“校、院、系”三级教学责任体系,夯实大学教育的基层“教学细胞”,以解决多部门分散管理的碎片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激发办学活力。
“本科生院并非简单的组织机构调整。”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介绍说,本科生院正着力推进4项重大改革:首先,按照一级学科建系原则,将原有的150多个系整合成55个系,其中13个为院系合一。同时,赋予这55个系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以及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学位评审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使其成为破解基层组织“空心化”的突破口,激发基层“教学细胞”的活力。
其次,实施大类招生改革,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全校现有的83个本科专业,按照“7个大类+7个试验班”设置为14个招生专业,开展高考招生。
本科生的培养,分为3个阶段:基础通识教育(1年~1.5年),按大类培养,学生不分专业,主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及科学、人文、医学类基础课程;宽口径专业教育(1.5年~2年),学生分流进入学院,主要学习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程;个性化模块学习及毕业设计(1年),学生根据培养去向,即攻读研究生、就业或自主创业,选择课程模块。
其间,学校将参照20:1的生师比例,从各院系和科研院所选聘优秀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基础课程实行“教考分离”,第三方评价。同时,学生还将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在选择中成长——允许学生和院系双向自主选择对口专业;从基础课开始,逐步放开学生自主选择教师。
除此之外,“学院——书院”双院协同育人改革,也将发挥书院育人的独特优势;教育教学考评和教学绩效改革中,选课人数、“课堂抬头率”等指标,也将成为课程教学效果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实现优劳优酬。
除了本科生院,西安交大此次还成立了钱学森学院,以航天事业奠基人、“西安交大最受崇敬校友”钱学森命名。作为西安交大教学改革的“特区”,钱学森学院将运用钱学森教育思想,以各门类试验班、少年班、校企合作菁英班为架构,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创造不设“天花板”的成长空间,试破“钱学森之问”。
创新创业学院则将积极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探索构建“一个目标、两个原则、三大任务、四项举措”的“一二三四”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为西安交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方位支持,全面提升交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这3个学院成立前,一整套全方位、体系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综合改革已在西安交大展开,此次又将这一改革推向深入。“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西安交大将着力构建‘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强创新’的教育体系,力求培养在各行业起到引领作用的优秀人才。”郑庆华表示。
注:本文原载于青年报12月25日头版头条,原文链接为http://zqb.cyol.com/html/2016-12/25/nw.D110000zgqnb_20161225_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