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MBA培训的反思与展望

2014-03-14 11:11:48

-

摘要

培训并不是新鲜的话题,但随着新生代员工开始涌入职场、企业管理者日趋年轻化、社会与大众教育的变迁、互联网的进步与发展等,都为企业培训带来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与趋势,值得管理者重新衡量与审思。

我国大陆1991年引入MBA教育,EMBA发展也即将跨入第十三个年头,专业系统的工商管理教育既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面临着残酷市场竞争下的生存危机,可谓商机与危机并存。

当下的企业培训有三个层次:最低级的就像娱乐,讲师就是讲故事、讲段子、讲笑话,从“笑”果角度确实不错,从“效”果角度,内容没有价值,没有意义。遗憾的是这样的培训在当前培训市场占有很大部分份额。这样的培训稍微好一点的就是在课程中加入励志的内容,通过现场的氛围和讲师慷慨激扬的表演,能给学习者提升士气,但是这样的课程在经历一两次后就显得没有效果和意义了。

第二个层次是当下最普遍的现象:评书式。老师给学员讲别的企业的案例,那些成功的企业是怎么成功的,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是怎么做的,那些成功的商业模式是怎么出来的。听起来确实有道理,然而学员需要的不是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因为你没有告诉他应该怎么去做,从那里开始起步,如何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知道每一个企业的成功都有其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很多企业的成功方式是不能简单复制的。

第三个层次是比较有深度的,就是实战训练。这种教学的特点是角色互换,讲师不再是主角,过程中的主体对象是学员,讲师只是一个教练。在讲师精心编排的课程中,将问题、方法、思路、案例、情景模拟等全部囊括,是实战训练与技术、内容充分集合。这样的培训层次在当下的培训市场中凤毛麟角,EMBA的教学中现在积极实施,以保证最好的教学质量。

达到第三种层次的教学就基本能满足当下的企业培训需求了。然而作为企业培训最完善教育的EMBA教育就不能满足于此了,因为我们培养的目标、学员层次、培训的定位注定我们要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努力的层次是“启智”。这不仅对教学的老师有很高的要求,学员也必须要达到一定是水准。老师授人以鱼,学员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我们提倡的是终生学习,以上谈到的是面授环节,那么学员在参加完我们的EMBA教学以后如何继续学习呢,这里就谈到我们现在新提出的一个概念“后EMBA”。后EMBA实际上就是学员把学习放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学习在当下有这么几个趋势:碎片化、移动化和社区化。

碎片化学习就是通过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时间进行分割,使学员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称为碎片化学习。在企业内它可以以正式或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推送给学员。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中曾提到,“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在地铁里读书是一种现象,这话的本质其实就是让人们挤出时间来学习。知识的碎片化本身并不带来优势,优势在于碎片化后的有效利用给用户带来的价值,这个价值来源于用户的碎片化需求,而且这个碎片化需求是随着情境变化而变化的。

论学习效果,不能说碎片化就比体系化强,但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说,离开脱产教学之后,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体系化的学习往往有心无力,是一件奢侈品。而利用碎片时间,比如茶歇、机场里、等候时学点东西,还算比较有可能性。从知识供给的角度来说,碎片化的学习内容需要建立在体系化的思维框架下,这往往比系统的知识输出还需要技巧。碎片化也不能完全替代体系化,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

移动化学习,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高速带宽的普及,一个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提前到来,而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无疑成为讨论的焦点,成为各培训类媒体和论坛的热门话题。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电脑桌前,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学习环境是移动的,教师、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学生都是移动的。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移动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

最后一个是“社会化”,重点是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社会化学习"究竟所指的是什么?或许最简单的方法来解释这个概念,就是要注意社会化学习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我们了解的内容,是社会上通过对话内容及观点的交互作用,尤其是与他人一起围绕问题或行动展开。重点不是我们正在学习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开展学习。令人信服的社会化互动学习重要性的证据,来自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是由理查德.莱特发现,学生在高等教育方面是否成功,其中一个最强劲的决定因素——比详细介绍他们的教练员教学风格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能力组建或参与小型研究小组。学生在学习群体,即使只有一个星期一次,更多地参与了他们的学习,更好地准备上课,学到的内容显著多于学生工作于学习本身。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关注的焦点从一个内容的主题学习转移到围绕内容的学习活动和人与人互动。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有助于解释研究小组的绩效。学生在这些群体中可以提出问题,以澄清不确定的领域或困惑,从同学们那里听取了该问题的答案,可以提高他们掌握的材料,也许是最有力的,可以取代教师的作用帮助其他小组成员,并从他们的理解中受益(毕竟,学到一些东西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教给他人)。私人董事会的兴起就是最好的佐证,不是吗!

预约咨询

免费课程试听

每月仅5席

与在读学员零距离交流。

真切感受课堂氛围,名师风采。

申请专享MBA、MFM、MEI试听课。

为保证小班教学质量,体验席仅设5席,火速预约吧!


Top